近年来,市一院介入科逐渐开展各种非血管支架植入手术,如食管支架、气管支架、胆管支架以及肠道支架植入等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
食管支架:食管癌是常见消化道肿瘤,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,严重者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。食道癌后期往往会出现食道严重狭窄、术后吻合口再狭窄、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纵隔瘘等原因导致无法进食,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,这种情况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无疑是患者的福音。食管支架置入术利用球囊导管扩张成形和食管支架置入等技术,使狭窄、闭塞的食管管腔再通,使用覆膜支架隔绝瘘口,解决晚期食道癌患者进食难题。食管支架置入术解决了传统手术盲区,具有创伤小、疗效高、风险低、并发症少、住院时间短等优点,为食管管腔的狭窄、闭塞开创了一条新路。另外该科还开展碘125粒子食道支架。粒子支架是将放射性粒子与支架相结合,由于碘125粒子具有近距离放疗作用,故此种支架植入在解除梗阻的同时还具有近距离放疗作用,起到“一箭双雕”的作用。
胆道支架: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胆总管、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导致胆管堵塞、胆汁引流不畅而引起的黄疸,该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,手术切除率较低,同时该病对放化疗敏感性也较低。该类患者肝功能严重异常,尽快恢复胆汁引流成为治疗关键。介入科医师可以通过经皮穿刺胆管内放置支架,解除胆管梗阻,使胆汁恢复引流,从而改善症状,延长患者生命,或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。另外和食管粒子支架类似,也可以放置胆管粒子支架,支架上附着的碘125粒子可以起到治疗作用。碘125粒子半衰期较长,治疗靶点局部剂量高,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低,能够在肿瘤组织内均匀分布,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,同时又保护了正常组织。放射性胆管支架植入,既能疏通患者正常的胆汁流通,又具有放疗作用,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。
气管支架:各种肿瘤晚期引起的气管狭窄、闭塞影响患者呼吸均可行气管支架植入,支架植入后恢复气道通畅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肠道支架:肠道支架的适应症:①对于可以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,在出现肠梗阻时,可作为术前准备替代结肠造瘘术;②对于无法切除的晚期大肠癌,作为姑息治疗的手段;③用于转移癌或外压性病变所致的肠梗阻。
据我院介入科负责人、诊疗组长陈卫博士介绍,介入科医生除了擅长放置非血管支架,同样也擅长放置外周血管支架,介入科医生被戏称为“人体管道工”,凡人体“管道”(包括血管)出现狭窄、闭塞,介入科医生都可以通过诸如支架植入等各种微创治疗方法使之通畅。